“紅色林口”在黑土地生根發芽
▲ 林口縣的學生們參觀紅色展覽(林口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供圖)
為喜迎黨的二十大,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這幾天正在策劃以“黨的光輝耀林口”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包括紅色歌曲演唱會、紅色展覽進校園、紅色故事大家講等,營造全新的紅色文化氛圍。在這片黑土地上,文化建設一直以紅色為主基調,有聲有色地進行著……
紅色文化成為文旅產業的原動力
近年來,林口縣通過持續開展紅色故事誦讀、紅色展覽、紅色文化進景區等,全力推進“紅色林口”建設。林口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林生利說,通過“紅色林口”建設,提升了廣大群眾文化素養,樹立了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更重要的是,通過“文化+旅游”,把紅色文化轉化為旅游業發展的原動力,引爆經濟增長點,帶動了旅游高質量發展。
林口縣是一類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抗聯女英雄“八女投江”殉難地遺址及女英雄楊貴珍故鄉、給日寇以重擊的將軍洞遺址、抗聯五軍密營遺址等均在林口。為了讓紅色文化生根發芽,林口縣加強頂層設計,把“紅色林口”建設納入全縣文旅發展規劃中,通過事業化助力、產業化推進、市場化發展,推動了紅色基因的傳承。
2021年6月,以“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為主題,包括歌曲舞蹈、相聲小品、詩朗誦、快板等多種形式的系列紅色文化活動在林口縣林口鎮興林廣場啟動,連續演出12場,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該活動激發廣大文藝愛好者的積極性,他們有組織地走進鄉村、城鎮的上百個廣場演出300多場次,觀眾達30萬人次。觀眾紛紛表示,紅色節目最走心,百姓最愛看。
林口縣文化館館長耿佩君介紹,紅色群文建設是“紅色林口”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文化惠民演出、開展的各種比賽,還是到敬老院慰問,紅色元素無所不在。比如已持續多年開展的林口之夏廣場系列文化活動,紅色節目占八成以上,活動中還包括很多紅色演出專場。
紅色專場比比皆是
林口縣的紅色詩歌朗誦專場,紅色故事演講專場,紅色人物解讀專場,紅色歌曲演出專場,紅色美術、書法、攝影展覽專場等辦得風生水起,已形成一道亮麗的紅色風景線,營造出濃郁的紅色文化氛圍。
在“紅色林口”建設中,紅色展覽不曾缺席。走進林口縣博物館,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宣傳展板映入眼簾。“大荒風雪情”“紅色記憶”“關東白樺”等60幅主題圖片,把觀眾帶到抗聯將士爬冰臥雪、為國抗爭的年代。該館館長匡洪波表示,紅色展覽內容豐富、主題鮮明,讓林口群眾牢記昨天、奮斗今天、創造明天。
為了打造林口縣紅色文化影響力,林口縣博物館不但在館內推出“侵華日軍七三一罪證展”“抗聯女英雄八女投江展”“林口黨史展”等紅色展覽,還走出去到北京舉辦“紅色林口中國畫展”、到牡丹江舉辦“慶祝建黨百年畫展”等。這些紅色展覽不僅在博物館里展出,更走進社區廣場、軍營警營、鄉鎮村屯、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把紅色故事送到百姓家門口,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紅色展覽有聲、有色、有質量,林口縣博物館每年都組織講解員舉辦幾十場次的紅色宣講活動,通過講述楊靖宇、趙尚志、雷鋒、王進喜等英雄人物的事跡,激勵廣大群眾愛崗敬業、不斷創造新業績。林口縣博物館傳承紅色文化從孩子抓起,講解員黃麗多次舉辦小小紅色講解員培訓班,這些小講解員走進校園接續講述紅色故事,將紅色基因傳承。
林口縣圖書館也先后開展了紅色經典誦讀、紅色詩歌征文大賽、紅色故事演講、紅色作品展示等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帶領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傳承紅色文化。該圖書館舉辦的“共產黨人的革命之路”“中國共產黨黨史上的第一”等主題展覽,將愛國主義教育轉化為源源不竭的精神動力,激勵全體館員和廣大讀者奮進新時代、邁向新征程。
強化人才建設 推廣紅色品牌
把紅色文化融入旅游發展、提升廣大群眾幸福指數,是“紅色林口”建設的題中之義。“八女投江”事跡先后被拍成《血染冰河》《中華兒女》等多部影視片,以此為題材的小說在國內外產生了極大影響。林口縣以此為契機,創建了“八女投江”紅色旅游區,旅游區中建造了紀念館、文化碑廊、環山抗聯路及雕塑、殉難地觀瞻平臺、標志紀念碑、紀念廣場等功能齊全的旅游設施,使得該景區每年吸引全國各地參觀者10多萬人次,有力推動了文旅深度融合。
林口縣有蓮花峰旅游度假區、飛燕山莊滑雪場、中國霧凇谷景區、蓮花生態旅游新鎮等幾十個旅游景區,通過紅色演出進景區、紅色展覽進景區、紅色演講進景區、紅色文創進景區及打造紅色旅游線路等多種方式,激活紅色文化活力,增強了縣域經濟發展的競爭力。
在旅游發展啟新篇之際,林口縣又有新舉措,2021年6月,由林口縣委宣傳部、縣總工會、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縣文聯聯合舉辦林口縣導游員、講解員職業技能大賽,選手們把東北抗聯英雄、北大荒墾荒英雄、大慶石油英雄的故事通過比賽呈現在群眾面前,既展現了林口文旅從業人員的風采,也展現了“紅色林口”的特殊魅力。
據了解,近年來林口縣培養了上百名優秀導游員、講解員,這些導游員、講解員走到哪里,就把“紅色林口”的故事和精神帶到哪里,這成為一道流動的紅色景觀,在推介林口紅色旅游資源的同時,大大提升了林口紅色文化知名度。
“紅色林口”建設離不開人才。林口縣通過走出去、請進來、走下去、請上來、參觀考察、調研交流等多種方式培養紅色文化建設人才。經過多年努力,涌現出版畫家牟成、油畫家肖景志、連環畫家衣曉白、書法家李文寶、篆刻家劉昭偉等一批擅長紅色題材創作的藝術家,為紅色文化傳承打下了牢固的人才基礎。
林口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李青海說,經過幾年來的不斷推進,“紅色林口”已成品牌、深入人心。下一步將通過打造系列分品牌、培養高質量人才隊伍、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將“紅色林口”推向全省乃至全國。
2022年3月28日《中國文化報》
第3版刊發特別報道
《“紅色林口”在黑土地生根發芽》
↓ ↓ ↓ ↓ ↓ ↓ ↓ ↓
責編:陳曉悅
Hash:dd001c70923fda7210808fbf709e0d871e6a8c26
聲明:此文由 文旅中國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fmtz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