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最美古村落網絡評選開始,快來為達州入選的7個村投票!
近日,
網友心中的
“ 四川最美古村落網絡評選 ”
已經開始啦!
據了解,
本次四川最美古村落網絡評選活動
吸引了由21市州推薦的120個古村落參與,
達川區金黃村、達川區魯家坪村、
將通過網絡投票的方式選出前10名
作為“四川最美古村落”
趕緊來一睹達州這7個村的風采,
為美麗村落打call吧!
1
宣漢縣百丈村
馬渡關鎮百丈村地處古巴人文化的中心地帶,農耕歷史悠久,旅游資源豐富,魯班河、堰灘河、荔枝古道橫穿而過,國家3A級景區、四川省第三批自然與文化遺產地——馬渡關石林景區坐落于此。村內奇山異石林立,千畝梯田水稻飄香,形成了極具農耕文明神韻的絕美巴山田園景象。
百丈村一角
百丈村擁有完好的傳統建筑群,民居大多依山而建,構造上多為青瓦屋頂、穿斗木架構,以中間堂屋為軸線,講究左右對稱,是典型的川東農耕聚落。村內古山城遺址、李依若故居、劉家大院、紅軍工字樓等著名古建筑保存完好,還有規模恢弘、雕刻精美的古墓。
紅軍工字樓正面
百丈村文化底蘊深厚,古巴人曾在此繁衍生息,同時也留下了深刻的漢唐印跡,擁有許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古墓雕花
百丈村是川東民歌重要發源地,是世界十大民歌《康定情歌》的作者李依若的故居所在地,也是馬渡民歌活動最為集中的村落,更是四川省民間特色文化重要的集中地。2016年12月,百丈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
宣漢縣龍潭河村
龍潭河村位于著名的“花果山”廟安鄉境內,幅員面積2.8平方公里,交通便捷、區位優勢獨特,風光秀美,氣候宜人。每年“李花節”“采摘節”時,村內游人如織、熱鬧非凡。
龍潭河村日出
龍潭河村三面環山,歷史悠久,曾是石鼓縣重要的軍事屏障、物資保障基地和陸路通往現達州城的必經官道,因此留下了瓦崗寨、五營、四哨、八廟、圣家觀等歷史遺址,以及眾多的傳奇故事。
俯瞰龍潭河村
龍潭河村的古村落建筑群規模宏大,多建于明清時期,現依然保存較為完好。村落主要以苦竹壩五層院子、黃家匾黃家大院等空間為中心分布形成53個小院落,高低錯落,頗富立體感。青石小路蜿蜒房舍之間,充滿古樸與恬靜之氣。黃家大院和黃氏宗祠恢弘氣派,訴說著黃氏家族輝煌的歷史。眾多古樹良田環繞村落,形成“世外桃源”般的田園畫卷。
建筑格局
3
渠縣重石村
重石村距離縣城36公里,離三匯鎮4公里,全村幅員面積4.6平方公里。境內有一山崗,形似橫臥“巨龍”名曰“重石山”,龍背上有酷似龍頭虎腰的雙疊石,名曰“龍石”,俗稱“重石子”,重石村因此而得名。
蒲氏宗祠俯瞰
重石村占地2200余平方米的蒲氏宗祠,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今保存完好。2010年,蒲氏宗祠被達州市人民政府確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江河萬里行》欄目曾到蒲氏宗祠拍攝采風。蒲氏宗祠成為重石村展現傳統歷史文化的一大名片。
蒲氏宗祠全景
蒲氏宗祠建筑呈現“三進四合院院落式”結構布局,東南走向,由石桅桿、石獅、一層殿、二層殿、左右廂房、正殿及東西廡組成。
戲臺
建筑正門上方有戲臺,雕梁畫棟,花鳥魚蟲栩栩如生。供蒲氏子孫和當地人看戲;兩邊廂房供每年清明節前來祭祖的外鄉蒲姓人休憩;宗祠內有石碑刻錄了蒲氏祖先功績、分支、遷移路線、祖訓、族譜。
帝師堂
蒲氏宗祠建筑群規模宏大,主體建筑保存較好,呈現典型的川東北民居特色,有較高的建筑、民俗研究價值。
民居特色
4
達川區金黃村
大堰鎮金黃村內有保存較為完好的中壩溝川東民居群,民居群位于鐵山西麓,群山環繞,依山傍水,海拔高度在385到420米之間,大堰的長灘河流經此地,上游的石峽子水庫旅游大道與大滴路和江木路首尾相連。
金黃村周邊景色
金黃村遠望
中壩溝民居群現存民居建筑68座、房屋285間,民居正房、橫房相互緊貼,錯落有致,大多數坐西朝東,均為木子結構吊腳虛樓。
建筑結構
1933年,紅軍到達金黃村,在此經歷了大寨子、盧崗咀、馬鞍山多次戰役。盧崗嘴山頂上的練兵場、人馬飲用水井、城墻堡壘石刻碑記等歷史遺跡,現在仍然清晰可尋。
5
達川區魯家坪村
石橋鎮魯家坪村位于場鎮西南,是石橋古鎮中心村落,距達川主城區65公里,幅員面積3.5平方公里,轄十二個村民小組,人口3025人。
二號牌坊
魯家坪村環山傍水,地理條件優越,逐步形成自然村落,因魯姓大族聚居而得名。魯家坪村內多淺丘地帶,農田千余畝,阡陌縱橫,溝渠相通,歷來以傳統水稻種植為主,有深厚的農耕文化底蘊。
紅九軍政治部舊址
魯家坪村內建筑呈現典型川東民居風格,以三合院、四合院為主,選址依山就勢,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既不破壞山林水體,又不占用耕地,從而節約建筑成本。列寧街及周邊地區為村民主要聚居區,現存大量完好的明清時代建筑群和紅軍遺址,特別是清代建造的“節”“孝”石牌坊,具有非常重要的保護價值。
紅軍文化陳列館
魯家坪村不僅保留喜聞樂見的小丑劇、打花鼓、金錢板、抬花轎、踩高蹺,還有廣為流傳的川劇坐唱、打腰鼓,以及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的“燒火龍”“煙火架”。2013年11月,魯家坪村被住建部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文化村落名錄,成為川陜渝紅色旅游著名景區之一。
民俗表演
列寧街燒火龍
6
萬源市太平坎村
玉帶鄉太平坎村幅員面積8平方公里,屬于山地地形,四面環山,三面臨水,中間呈帶狀小平原。太平坎村山清水秀,土壤肥沃,盛產水稻、小麥、玉米、煙葉等農作物,長灘河里產團魚、鯉魚等魚類,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
稻田秋韻 羅興明攝
整個村落傳統風貌破壞較小,古建筑類型多樣,傳統民居樣式獨具特色,現存穿斗木結構院落98套,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掩映于叢林綠樹之中。其中,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筑10套,明清建筑88套。解家大院主樓、副樓及戲樓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
古村院落 羅興明攝
村中還有規模恢弘、雕刻精美的古墓200余座,其中秦朝時期整石古墓30余座,如此大規模集中的古遺跡具有較高的科考價值。太平坎后山的“陳老孺人墓”古跡,據碑文記載,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
解家大院豐收景象 羅興明攝
太平坎古村落分布于南面小山坡,又相對集中為四個民居建筑聚落為中心向四周延伸,青石小路蜿蜒于房舍之間,自然之美與人居理想在這里得到了統一,是農耕文明的理想之地。
解家大院 羅興明攝
7
萬源市三官場村
三官場村幅員面積10平方公里,屬典型山區農業村,近年來大力發展花椒、茶業、中藥材等特色種植產業。2017年,三官場村先后被列入第三批“四川省傳統村落”名錄和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茶山
村內古院落眾多,80%以上民居院落為古建筑,其中以三合院、四合院居多。“荔枝古道”穿村而過,蜿蜒約7公里,古道沿途民居、民俗保存完好,傳承至今。在古道沿線核心區,保存較好的古院落就有40余座,大屋基、庫樓灣、李家河這三處聚居院落是典型代表,成為旅游、考古、探幽的好去處。
花山墓
索橋
李家河院落群由六個院子組成,周圍布怪石,院前成片梯田。代表建筑王化成老宅,建于民國中后期,九間房屋構成三合院;堂屋大門為三開六扇,四個窗花鏤空,通風透氣且美觀大方;堂屋內置神龕,彩色浮雕猛獸,一塊“三槐遺風”老牌匾,屋頂五根橫梁均施彩繪;洗臉架、八仙桌、床榻等全用精雕,經典至極。
五世同堂攝影展
溫馨
提醒
1
本次評選投票截止時間為11月17日。
2
投票規則為每個IP每天限投10票。
3
投票方式是手機或電腦端訪問新華網四川頻道四川最美古村落網絡評選活動參與投票。最終按票數高低分別評出網友心中的最美古村落前十名。投票結果將在四川最美古鎮古村落創新發展論壇現場公布,同時主辦方現場為前十名頒發獎牌。
趕緊動動手指
就能為你心目中的古村落打call投票!
Hash:c5935423710d59e363c4a47b65386181373c2913
聲明:此文由 睛彩達州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fmtz168.com